中外教育
来源:哔哩哔哩     时间:2023-06-23 20:31:41

作者:春长乐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来源:知乎

中国教育史部分

第一章 远古至先秦时期的教育

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对儿童实施社会公育。

2.原始社会时期教育的实施:教育性质——儿童公育,学习内容——社会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实际知识与技能,学习方式——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教育。

3.夏代教育机构的名称主要有庠、序、校,商代的学校机构主要有庠、序、学、瞽宗四种。

4.庠:是原始社会后期虞舜时代的学校名称,是学校的雏形,是原始社会养老和实施公育的机构或场所。

5.序:习射的场所,后来成为军事教育的机构。

6.校:与序相似,也是一种军事体育性质的教育机构。

7.瞽宗:是商代特创的新型教育机构,是对奴隶主贵族子弟进行以礼乐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场所。

8.辟雍:西周的天子大学是以辟雍为中心。

9.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简称“六艺”)。六艺的核心是礼的学习。

10.西周的教育奴隶制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官师合一、政教合一、学在官府。

11.“官师合一”:西周教育的教授者、管理者均由政论官员兼任,是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之一。

12.“学术官守”:官方出于政治管理的需要,把历代典谟制诰、法纪规章以文字的形式记载下来,汇集成书册,藏之秘府,由专门的官员来掌握。此外,诸如用于军事、礼乐等技能训练的器物也只有官府都能完全具备,这种现象称之为“学术官守”。

13.“学在官府”:由于书册由专门的官员掌握,以及用于军事、礼乐等技能训练的器物也只有官府才能完全具备,士子们如欲学习将来为官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只有求之于有司,学之于官学,这是奴隶社会学校教育的特点。

14.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制度的变革,突出表现是:官学的衰废和私学的兴起。

15.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附近地区建立的一所学校。距今已2300余年。到齐宣王时,稷下学宫的发展达到顶峰。

16.“有教无类”:是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主张。不分种族族类、不论贫富贵贱、不问地位高低,均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它的实质是要求将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由此也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但它并不等同于现今的普及教育思想,因为奴隶与妇女是被排斥在受教育的对象之外的。

17.孔子是中国最早系统整理“六书”的人,六书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他关于德育论述最多的是仁和礼。是第一个运用因材施教之法的人。

18.克己内省:所谓“内省”或称“自省”,即在与人发生矛盾时,京广严于责己、宽以待人。“克己”即时刻以礼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言行,具体讲便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9.性善论:是孟子提出的人性观,是其教育观的哲学基础。在孟子看来,人先天就具有四种善的萌芽,人性本善其相应的教育观是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存心养性、求其放心,在于将其心性中固有的善性加以扩充。

20.四端:是孟子在性善论中提出的,人先天就具有四种善的萌芽,包括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善端是后天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发展的基础与条件。后天完善的道德其实就是先天“四端”的展开。

21.“大丈夫”:孟子对大丈夫的描绘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应该有着崇高的志向和伟大的精神境界,有着对正义行为的高度自觉,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气节。22.持志养气:士应立定高远的志向。

23.性恶论:是荀子的人性观,是其教育观的哲学基础。他认为人天生好利,人性本恶,其相应的教育观为教育作用化性起伪。

24.化性起伪:是荀子教育观,其含义是人性本恶,教育的作用在于通过教育感化人的本性,从而兴起人为善。

25.外铄说:知识的学习来源于积累,来源于外在的传授。

26.防邪近正:荀子肯定人性的发展是受环境决定的,处于什么产样的环境就接受什么可逆反应影响,造成什么样的积习。 

27.虚壹而静:原是宋、尹学派的治心之道,具有神秘的性质。荀子接受了这个术语,并重新加以改造,赋予积极的意义。“虚壹而静”就是精神高度集中,专心致志而不旁骛。

28.《学记》:是世界文化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经典著作,出自《礼记》,是战国后期思孟学派的作品。在总结我国先秦时期学校教育实践的基础上,尤其是在总结先秦儒家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对教育教学中诸如教育作用、目的、学制、教师、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一些主要问题在理论上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堪称教育学的鼻祖。

29.教学相长:老师一方面通过主动演习才知道自己的不足,知道不足才能回头鞭策自己,从而提高自己;另一方面教师在教育浓重的过程中遇到困惑,反过来又促进自己学习,最终有助于自己的提高。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30.预时孙摩:预,未发先预之意。时,及时施教。孙,按照沉重的心理顺序和教育内容的顺序,循序渐进地安排教学。摩,要求学习中要相互观摩,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31.长善救失:教育者应注意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即所谓长其善而救其失。

32.藏息相辅:是《学记》中提出的重要教学原则,意思是课内学习与课堂自学、练习应相互兼顾,互相促进,课外学习是课内学习的继续和补充,能提高学习的兴趣,但课外学习也应张弛有度,劳逸结合。

33.“兼士”:是墨家学派提出的培养目标,是具有兼爱之心且懂得实用性知识、技术的社会政治领导者。作为一位兼士必须具有三个条件:第一,“厚乎德行”;第二,必须能“辩乎言谈”;第三,应该“博乎道术”。 

34. 理解分析夏商周时期学校教育出现“政教合一”、“官师合一”、“学在官府”的原因。答:史籍记载,夏代为政尚武。为适应这种政治需要,把本阶级成员及其后代培养成为能征善射的武士便成为当时的教育目的。而在教育内容方面,军事技能训练理所当然成为最重要的内容。虽说夏代的庠、序、校具有教育意义,但毕竟不同于后来的专门教育机构,只是政教合一的场所。造成西周学校“官师合一”,未能使教师成为单独的社会职业的原因,除了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外,还与本周社会实行的“惟官有书,惟官有器”的“学术官府”政策不无关联。西周时期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底下,书写材料主要是竹简、木牍等,书写工具则为刀笔,因而制作一部书册是非常困难的,只有官府才有财力、人力完成此项任务。

35.六艺教育的特点。 答: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是奴隶社会制度的产物,在其发展初期,它是一种在注意实用性的基础之上,文武兼备、知能兼求,德、智、体等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36.西周教育制度的构成。答:西周的教育制度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西周的学校教育分为国学、乡学两类。国学是设在王都的学校,分为小学、大学两级。大学分为天子大学和诸侯大学。辟雍、成均、瞽宗属天子大学,三面临水的泮宫是诸侯大学,乡学只有小学。

37.私学兴起的原因及意义。 答:1中国私学的兴起,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首先是由于“经济下移”的结果。经济下移导致奴隶制解体,与之相应的学在官府的教育制度也全面崩溃,适应新经济、新政治需要的新教育组织形式开始出现。2私学的兴起的直接原因是文化学术下移与士阶层的崛起。 意义:私学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它适应了新兴的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教育传播于民间,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教育制度,而且带来了教育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发展的基础,同时也使教育完成了它的独立化过程。 

38.先秦私学的特点: 答:(1)私学在当时既是教育团体,也是政治和学术的派别。(2)私学教育尚未行成正规的制度。(3)每一家私学均有自己的特点。(4)关注教育的政治功能。

39.稷下学宫出现的原因:答:第一,学宫是在用士养士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二,强大的经济基础为学宫的存在提供了雄厚的物质保障。 

40.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 答:稷下学宫在特点上,首先是采取“门户开放”政策,欢迎各方学者来学宫游学。其次,学宫采取兼容并包政策,鼓励各家各派自由辩论。第三,礼贤下士,通过提供优厚的政治和物质待遇,吸引各方人才。第四,学宫是集教学、研究、咨政为一体的机构。

41.稷下学宫给人们的启示:答:从稷下学宫的创立到消亡的史实,我们认识到:学校教育的发展必须建立在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只有国家经济强盛、政局稳定,同时政治领导人又能重视教育,尊重教师,倡导学术民主和百家争鸣,才能促进学术的繁荣和学校教育的发展。 

42.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认识。答:(1)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的政治功能上,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教育是政治的一种形式,它比单纯的行政手段效果更好。第二,教育还能通过培养统治人才来为政治服务。(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性相近,习相远”表明人的天赋素质并没有悬殊差异,造成人们后天差别的主要原因是“习染”的结果。所谓“习染”包括两方面:一是环境的影响,另一是教育的作用。教育目的:孔子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推选其政治主张。教育的对象: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不分种族族类,不论贫富贵贱、不问地位高低,均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内容:包括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和技能技巧的训练等三个方面。 教育原则与方法: (1)注重修养:立志持志、克己内省、改过迁善。(2)因材施教:(3)启发诱导。(4)学、思、行结合。

43.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贡献。 答: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创立的儒家学派成为封建社会的官方哲学。他提出的“有教无类”的口号,促进了文化教育的下移。他对《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古籍的整理和教学,不仅保存了古代传统文化,而且也使我国古代教育内容远离宗教,呈现鲜明的人文主义特点。一方面使得中国对教育功能的认识日益狭隘,但另一方面也使教育的政治伦理功能发挥到极致,成为中国古代教育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他提出的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也大多数为后世所继承。

44.孟子性善论的意义。答:孟子极力强调道德属性是人与动物不同的本质特征所在,是对中国传统的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认为人人皆可以为尧舜,这种道德平等思想虽有欺骗性的一面,但客观上能在精神上给人以鼓励。 

45.孟子关于道德教育的主张。答:仁、义、礼、智结合起来,构成了孟子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孟子主张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伦理道德内容,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简称“五伦”),这也是孟子整个教育的目的所在。 

46.荀子性恶论的意义。答:荀子的性恶论引出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理论,从此在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史上,出现了孟轲的自内修养的“复性”说和荀子自外形成的“成性”说两大教育思想体系。 

47.荀子关于学习的理论。答:(1)防邪近正。荀子肯定人性的发展是受环境决定的,处于什么样的环境就接受什么样的影响,造成什么样的积习。(2)积学积善(3)虚壹而静(4)学思行一致。 

48.荀子关于教师的理论。答:教师不仅是决定学生人格形成的主要关键,而且还是关乎国家的安宁。在师生关系,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学生应该以师言为准则,应该像服从君王的指令一样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教诲。荀子认为,作为一位教师,除了一般传习者所需的博学外,还需要具备四条:第一,教师要有尊严,使人敬服;第二,年高德硕,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第三,教育需要具备有条理有系统地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且不违背师说;第四,能体会“礼法”中的精微道理,并能恰当地予以阐发。 

49.《学记》关于教育目的与作用、教育管理、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论述。 答:关于教育的作用,《学记》首先认为教育具有重要的政治功能。第一,教育是“化民成俗”的手段。第二,教育还发挥着“建国君民”的作用。教育不仅有利于政治的稳定,而且在个性的发展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于教育的目的,《学记》提出一是要培养具有“建国君民”才能的政治人才,二是通过教育达到培养安分守己的“顺民”的目的。《学记》提出,大学在管理方面应该做了五项工作:  第一,开学典礼。第二,进行目的教育。第三,制定严格的上课规则。第四,实行定期的视学制度。第五,注意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记》提出的教学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1)教学相长(2)预时孙摩(3)长善救失(4)启发诱导(5)藏息相辅 关于教学方法,《学记》主要提出了问答、讲解等方法。

50.墨家关于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论述。 答: (1)造就“兼士”的教育目的论。墨子主张应以“兼”易“别”,通过造就具有兼爱之心的“兼士”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建立一种理想的社会。 (2)功利主义的教育内容: 1中国古代文化知识教育,以儒家的《诗》《书》《百家春秋》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对礼乐教育大加批判,反对人、财、物的浪费。2科学技术教育,自然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成为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几何学、力学、光学、机械制造等诸多方面。出于政治上提倡“非攻”的需要,重视军事方面的知识和技术的教育。3逻辑学知识的传授,重视“辩学”内容的传授。 

51.墨家与儒家思想相比较的不同之处。 答:墨子在教育方法上主张主动说服,与儒家“礼闻来学,不闻往教”的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儒家学者公孟子认为,“譬如像钟,叩则鸣,不叩则不鸣”,即要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求教的前提下,教师才能予以启发,予以教授,其目的在于要求学生能够“自求自得”。墨子则认为这种做法太消极,教师要主动送教上门,出去宣讲,这样的功用也更大。墨子要求教育者发挥主动性和主导作用,采取主动说服的教育方法,显然较儒家信守的礼节及“拱己以待”的教育方法更具有积极的意义。 

52.法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主张及其理论基础。 答:法家强调以法治国,在法家看来,以法治国是符合人性特点的。韩非进一步认为法是人们行动的依据或准则,而要实施法治,必须将国家的法令、法律公布于众,作为教育的内容,以使人们知法、懂法。法制是教育的唯一内容,而实施法制教育的手段和制度便是“以吏为师”。

第二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1.秦代实行了怎样的文化教育制度?秦朝教育制度的积极意义与消极作用。 答:秦代实行了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制度。一是书同文,李斯以秦以前的文字“大篆”为基础,吸收六国文字,总结出一种新的字形——“小篆”,要求六国统一使用小篆。二是行同伦,为了整合各地不同民风习俗、行为规范,秦始皇着重推行了“行同伦”的政策。三是严禁私学,曾有过“焚书坑儒”之举,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文化典籍是一场浩劫。秦朝在禁私学的同时,还建立了吏师制度,以推行法制教育。 积极:秦代对文字所作的整理和统一工作,是使文字走向统一、规范化的关键一步。虽然由于秦代的统治时间很短,工作仅仅只是起步,但其所作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行同伦”对于巩固中央集权的统治是有利的,对形成全民族的民风习俗、道德规范也有积极作用。 消极:“焚书坑儒”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和文化典籍是一场浩劫,也为秦朝的统治埋下了深层的危机。禁私学和推行吏师制度,必然会使教育上出现一种法律之外无学、官吏之外无师的局面。 

2.汉代文教政策确定与转变的原因;“独尊儒术”教育政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答:《公羊春秋》博士儒生董仲舒在维护大一统的思想原则下,融合阴阳五行等学说,为武帝提供了一套符合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思想政治理论,并提出了三大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重选举,广进士;置明师,兴太学。深为汉武帝赏识,重视儒术的丞相卫绾乘机上奏“罢黜百家”,不久又设置了五经博士,这是独尊儒术的具体措施。建元六年,汉武帝诏令“罢黜百家,表彰六经”,标志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正式确立。 影响:“独尊儒术”、排斥诸子的文教政策,是封建专制社会在文化教育领域的必然反映,这种文化专制主义的政策,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完成了教育政治伦理化;但同时也提高了教育的地位,使人们更加关注文化知识教育,促进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发展。

3.太学: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下令在旧博士官以经授徒的基础上,在都城长安设立太学。学生由官府定置,可以免除徭役和赋税。太学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官立大学制度的确立。从此,地主阶级有了培养统治人才的正式官立大学。太学既是一个最高学府,又是一个国家考试机关。 

4.汉代太学教学的特点是什么? 答:1专经教学,太学生一般只是向某位专经博士学习某一经或某一经中的某一学派的。2专经教育重师法、家法。3教学内容为今文经学所垄断。4注重自学与考试。

5.设科射策:太学考试的方法是“设科射策”。所谓设科,就是根据考题的难易程度分为甲、乙两科,以区别学生程度与授官职位的高低。所谓射策,即如今的抽签考试,内容侧重于对经义的解释、阐发。

6.师法和家法:汉代在教学方面主要采取口耳相传的办法,为了避免错误,使所授学问有所凭依,因此汉代在经学教育中特别强调经书传递中的师承关系,不能混乱,这被称为守师法、家法。所谓师法,是指在经书、经说的解释方面,具有清晰的渊源久远的师承关系,他们对经书的解说得到朝廷的尊信并被立为博士,则他们的经说便可成为师法。再传下去,他的弟子可以在此体系内又可以发展成为小的派别,这就是“家法”。师法是源,家法是流。

7.宫邸学校:这是一种设于宫廷中的学校。在汉代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朝廷专门为外戚贵族及功臣子弟们设立的贵族学校。另一类是为宫人设立的学校。 

8. 鸿都门学设立的原因及其意义。 答:鸿都门学是一种研究文学和艺术的专门学校。它创建于东汉末年灵帝光和六年,因校址在京城洛阳的鸿都门府而得名。它的创建虽然有满足皇帝爱好尺牍、书法、绘画的需要,它的深层次原因乃是政治斗争的产物。鸿都门学客观上打破了汉代以儒经一统天下的局面,首创了专科性质的学校,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9.经馆:私学中专经学习的地方。

10.著录弟子:是指将自己的名字录于大师的门下,而不必亲自来受业的弟子,因此这种学生可以多至万人。

11.及门弟子:是指真正亲自受教者,这类学生当时也往往有成百上千。 

12.性三品:是董仲舒的人性观,是其教育观的哲学基础。他将人性分为三等: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他认为教育对于不同的人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圣人无须经过教育便能自我完善,斗筲之性的人虽然经教育也不可能转化为善,必须用刑罚制止他们作恶,教育的主要对象是绝大多数具有中民之性的中人。 

13.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至、性。三纲五常合称纲常名教,后来成为封建教育的基本内容。 

14.通人:在书本知识上远较儒生来得广博,但通人最严重的缺点是脱离实际,缺乏办事才干,不能将书本知识用之于实践。

15.鸿儒:王充将那些博古通今、学而能用者名之为“文人”和“鸿儒”。他认为鸿儒除了具有丰富的融会贯通的知识外,还能“精思著文,连接篇章”,能够独立思考,“兴论立说”,具有独创精神。 

16.汉代私学的层次、私学教育兴盛的原因。 答:汉代的私学分为蒙学和专经学习两个层次。造成汉代私学兴盛的原因主要有: 1中央官学招生名额有限,而地方官学又时兴时废,加之官学对蒙学教育的忽视,这为私学提供了发展的空间; 2汉代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乱,使得许多名儒不愿入仕,或中途退隐而教授门徒,这为私学提供了 良好的师资;3今古文经之争的结果,迫使古文经学派在私学领域扩大其生存空间;4私学的教学内容与教育水平与官学并无多大差别,私学中学习成绩优异者同样能够得到仕进的机会。

17.王充关于学习的观点是什么? 答:王充对学习问题的论述,很多是有感于两汉学风而发的。1学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知识。2思考,知识的学习不但在于感觉经验的作用,更要经过思维的加工。3批判,反对信师是古,强调应有创新精神,敢于立自己之言。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思想文化形成多元化格局,进入了第二次百家争鸣时期,表现为儒学的衰微,玄学的发展,佛教的广为流布。 2.颜之推论士大夫教育、儿童教育、学习态度和方法。 答:一、论士大夫教育。颜之推对南北朝时期士族地主教育的没落深为忧虑,如何改良衰微的士大夫教育,是他整个思想的全部内涵。(一)士大夫必须重视教育。首先,他继承了前辈从人性出发论述教育作用的传统,认为人性分为三品,性的品级与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其次,他从接受教育与否同个人前途的厉害关系出发,强调了士大夫受特殊知识教育的必要性。再次,他认为知识也是一种谋生的资本,它可以作为谋求生活的手段。(二)教育的目标在培养治国人才。(三)德与艺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士大夫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统治人才,而统治人才必须“德艺周厚”。因此,士大夫教育的主要内容,也应包括德、艺两个方面。在德育方面,他继承了儒家以孝悌仁义等道德规范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认为树立仁义的信念是德育的重要任务,而实践仁义则是德育的最终目的。关于艺的教育,颜之推主张以广博知识为教育内容,以读书为主要教育途径。 二、论儿童教育。颜之推非常重视儿童教育,尤其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当时儿童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颜之推对儿童提出的原则与方法,即是家庭教育的原则与方法。颜之推认为,一般家庭未能很好地教育儿童,并非存心要让儿童成为罪犯,主要是教育不得法。颜之推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应当切忌偏宠,不论子女聪慧与否,都应以同样的爱护与教育标准来对待。颜之推认为语言的学校应成为儿童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儿童学习的语言应注意规范,重视通用语言,而不应强调方言。儿童教育内容除语言外,还应注意道德的教育,它包括以孝悌为中心的人伦道德教育和立志教育两方面。 三、论学习态度和方法。在学习方法方面,颜之推根据自己积累的经验与当时的现实,提出了勤学、切磋、眼学的主张。颜之推非常重视切磋交流在学习中的作用。它在学习上提倡踏实的学风,重视亲身观察获取的知识。他的教育思想是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 

3.玄学:是魏晋时期兴起的一种以道家系统为本,同时融儒、道为一体的新思潮,因研究《老子》、《庄子》和《周易》三本号称“三玄”的书而得名。

4.国子学:魏晋六朝时期除继续开设太学外,还设立了一种新的儒学教育机构——国子学。这是一所培养贵族子弟的学校,学校的教官多为朝廷高官,学生的入学资格也严格控制为五品以上的贵族子弟。

5.颜氏家训: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用以训诫其子孙的著作,为南北朝时期的儒家学者颜之推所作。在当时背景下,从士族地主的立场出发,为保持自己家族的传统与地位,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好体验写出了这本书。 

6.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校教育制度发展特征是什么?(或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 1学校种类呈现多样化,一是儒学教育,中央传授儒家教育内容的大学除太学外,还设立了一种新的儒学机构——国子学。国子学的出现,是豪强士族享有政治、经济特权在教育方面的反映。二是各种专科性质的学校设立了律学、史学、文学、玄学、道学等。2少数民族教育得到大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一方面推动了当时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各民族教育的大融合。3江南教育也得到大发展。4南北方教育内容产生差异。第四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1. 科举制度出现前的选士制度。 答: 1奴隶社会的世卿世禄制。2汉代的察举制。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法。 2.科举制度:是指朝廷允许普通知识分子和官员一样,在一定的时间内自愿向官府报名,经过分科考试,根据成绩从中择优选取人才,分别授予官职的一种制度。

4.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士制度,最早推行于汉文帝时期,汉武帝时期正式成为较为完备的制度。所谓察举,又称荐举,它是由朝廷公卿大臣或地方州郡长官根据对自己所管辖区进行考察,把所谓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平民或者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授予他们官职或提高其官位的选拔制度。其初期发挥过积极作用,后来走向腐败。 

5.九品中正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士制度,公元220年由吏部尚书陈群建议曹丕实行。其具体做法是:设置中正,品第人物,按品授管。在其初期,(意义:1加强了朝廷对选官权力的控制)2多少改变了东汉以来州郡名士操纵舆论、左右举荐的局面,使政府能获得一些有用之才,后来又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逐渐走向腐败。

6.科举制度对于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什么影响? 答:积极影响:1它作为一种程式化、标准化的选士制度,使封建社会的统治人才有了较为固定的来源。2扩大了其统治基础,并在很大程度上消融了人民尤其是知识分子的反抗情绪。3促进了教育的发展。消极影响:1由于统治者常常重取士而轻育士,科举制度又成为学校教育的障碍。2由于科举是一种选官制度,有文才者未必有管理才能,依靠科举的方式很难选拔出真正的政治人才。3科举制度使得知识分子读书具有了强烈的功利色彩。4科举制度的内容局限于儒家经典,考试的方法重死记硬背,极大地束缚了士子的思想,败坏了学风。 

7.贴经:是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之一,经书任揭一页,将其左右两边蒙着,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应试者填出。

8.墨义:是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之一,这是一种简单的笔试问答。一般根据儒家经典出题,考生只需依照经典原文作答即可,而不需要运用思想。

9.策问:是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之一,从西汉射策沿袭而来。它实际上是一种政治文化性问答,要求应试者对现实中诸如政治、吏治、教化、经济等问题提出建议。 

10.投卷:唐朝的科举取士不仅要依据考试成绩,而且还要有知名人士推荐。因此,考生们纷纷奔走于权贵公卿之门,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 

11.锁院制度:是指在考选期间,考官必须与外界隔离,有时时间长达50天。 

12.糊名与眷录制度:糊名又称封弥或弥封,它是指将考卷上能反映考生身份的信息密封起来。为了防止考官借助考生考卷上的字迹而徇私情,于是便雇人将所有考生的考卷重抄一遍,这便是誊录制度。

13.秋闱:乡试在北京、南京或各省省城举行,三年一考,因考期定在秋季举行,故有称“秋闱”。

14.春闱:会试定于乡试的第二年在京城由礼部主持,因考期在春季,故又称“春闱”。 

15.科举制度的创立和演变。 答:大业二年,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唐王朝建立初期进一步完善,唐朝科举取士的科目,大都因袭隋朝,可以分为两类:一为常科,即按时、按固定制度举行的考试科目,包括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一为制科,是根据需要不定期举行的考试科目,主要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唐朝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来源有二:一是由地方或中央官学培养出来的学生,称为生徒;二是社会上一般的读书人,称为乡贡。 在唐代,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具体讲便是经学大师孔颖达奉太宗之命而撰述的《五经正义》。考试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策问、诗赋。宋王朝建立之后,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并对科举制度进一步加以改进。其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增加殿试,将两级考试改为三级,即州试、省试和殿试。2将科考的期限从每年一试改为三年一大比。3为防止考官营私舞弊,建立锁院制度和糊名、誊录制度。4增加录取名额。5取消吏部试,通过殿试者立即可授予官职。元朝的科举制度,与唐宋相比较是处于中落期,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二是放松了对参考人员的身份限制。明代统治者对于科举取士非常重视,它一方面总结历代科举制度的经验教训,使制度较以前更加严密、繁琐;另一方面其文化专制的统治更加残暴。明朝的科举制度与以前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1将三级考试改为四级,即童生试、乡试、会试、殿试。2科目简单,只有进士一科。3考试方式简单,主要有经书义和策论。4考试规则更加严格。

16.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1崇儒兴学,重振儒学。2提倡、利用佛教和道教。3“三教归一”。 

17.隋唐统治者采取“三教并用”文教政策的缘由。 答:无论是在崇尚儒学之时,还是在弘扬佛教抑或尊奉道教之际,三教中的任何一教都未能居于独尊的地位。“儒学打底,佛老镶边”便是隋唐文教政策的形象描述。事实上,隋唐统治者非常注意维护三教的平衡。从思想发展来说,隋唐时期儒、佛、道三教已成融合之势。一方面,佛、道在理论上不断向佛学靠拢,而趋于儒学化。另一方面,儒家也不断从佛教那儿汲取有用的资料,以补充和丰富儒家哲学和伦理思想。简而言之,出于维护统治的目的,隋唐统治者实行着“三教并用”的文教政策,但在客观上也顺应着思想发展的趋势,有益于学术的繁荣。

18.隋唐时期学校教育系统。 答:唐朝是封建社会学校教育中一个较为完整的典型。 一、中央官学(一)儒学性质的学校 在中央官学中,属于儒学性质的学校主要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弘文馆、崇文馆等。(二)各类专科学校有律学、书学、算学、医学。二、地方学校 唐代的地方行政区划基本上承袭隋制,实行州、县两级管理,并在边远地区设置都督府,在京兆等地设置京兆府。

19.唐朝教育管理制度的建立。 答: 一、人学条件的规定。二、入学仪式。三、教学内容及学习年限。四、考试规定五、假期制度六、升进和罢退的规定七、学官的考核 

20.唐朝学校教育的特点。 答: (1)封建教育的等级性异常突出;(2)儒学仍然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3)非儒学性质的学校,尤其是一些学习科学知识方面的学校,在学校教育系统中居于重要的地位;(4)学校设置形式的多样化;(5)教育管理制度日趋完备;(6)地方学校异常发达;(7)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标签:

广告

X 关闭

广告

X 关闭